期刊封面
资源权益金融和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相关性
大多数经济活动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自然资源开发高效利用项目具有外部性,随着财政赤字的扩大,自然资源开发与高效项目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投融资问题成为有效措施,资源金融不能脱离传统金融体系存在,但自然资源金融利用要求必须进行金融创新,资源金融是传统与创新金融一体的复合型金融服务。中国石油等资源正在趋于枯竭,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中国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10%,资源面临枯竭的今天,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发展资源金融有利于压缩高消耗的过剩产能。 一、资源权益金融概述 广义的资源金融是与自然资源利用的相关投融资活动,随着自然资源权益交易的出现,资源权益金融具备了必要的形成基础,资源权益金融是经济主体通过自然资源权益实现投融资的过程,资源权益金融是自然资源权益金融化的过程,资源权益金融突出自然资源权益的作用,一些自然资源利用项目采用传统投融资方式,如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资金运用效率不高,通过自然资源权益交易可以避免政府投融资效率低的问题。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是市场行为,以盈利为目标,经济主体自担风险,不存在产权模糊等制约效率问题[1]。 环境权益金融是经济主体通过生态权益实现投融资的行为,能源权益金融是经济主体通过能源权益实现投融资的行为,环境污染治理事关民生,能源节约关系到能源安全,资源与环境权益金融是迫切需要发展的新金融服务品种。资源权益金融具有商业驱动型,创新协同性等特征。 金融机构是逐利的,资源权益金融发展缺乏经济效益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发展资源权益金融的首要目的是活跃自然资源权益交易,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活跃会促进资源权益金融发展,自然资源权益反复存储产生乘数效应,使资源权益金融发展更快。金融活动具有正外部性,金融活动能通过丰富融资渠道,提高资本的利用率等为社会做出贡献,如允许交易自然资源权益,企业会尽量少消耗自然资源,减轻环境污染程度,资源权益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忽略资源节约的缺陷,奠定了资源权益金融双重外部性的基础。 发展资源权益金融涉及经济增长与环保管理问题,及绿色技术进步的问题,是传统金融未遇到的综合性新问题,需要金融专业知识与环境经济专业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等,实务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发展资源权益金融必须解决的新课题。自然资源权益质押等与普通商品的质押等不同,自然资源权益价值评估更难,自然资源权益评估指标欠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差距较大,发展资源权益金融需要形成人才培养单位,市场,政府等相互协同的创新体系,西方现代产权学派与马克思产权学理解不同,但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使用权、决策权等,所有权与使用权可分离,产权具有排他性,可分解性等属性,资源权益金融具有与传统金融较多的不同,只有进行实务之间的集成穿心,资源权利金融才能顺利发展[2]。 二、资源权益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资源权益金融的作用体现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包括对金融创新战略的示范作用等。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主要特征是高消耗,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推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资源利用率高可转让权益多,资源权益金融有利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如通过信托等形式,可解决绿色技术研发的资金问题,有助于企业资源利用率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绿色竞争优势驱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企业参与自然资源权益交易,受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自然资源权益交易市场建设早期,利用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工具可避免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但需要专业的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如果将业务委托给专业中介机构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支出,为获取交易收益,企业通过资源权益金融增加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更多的权益,是市场推动绿色创新的行为,可避免路径选择错误浪费。资源权益金融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容易与金融机构形成战略联盟,借助市场分析功能可以顺利进入自然资源权益交易市场。 传统金融战略是保守的战略,与过去金融管制适应,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的要求。中国逐步放宽金融管理,金融创新存在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如金融机构打政策擦边球,使得资金流线虚拟已经,偏离了金融本质。金融创新不当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风险防控不到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能使金融创新具有生命力。 资源权益金融是对金融机构创新战略示范效应包括可持续发展融资创新,近年来金融机构无形资产融资创新进展甚微,随着科技的发展,无形资产可以带来超额收益,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无形资产融资创新。如区块链使得数据质押成为现实,可为金融机构开展无形资产融资创新提供借鉴,金融机构可持续融资创新有所发展,但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金融机构将上演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对立,认为环保项目是收益低的项目。绿色融资一味排除了环境风险,相比其他标准进行的融资耕地,我国21 家资源权益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不良率为0.4%,资源权益金融影响下,金融机构会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qikandaodu/2020/0630/334.html
上一篇:基于暖通工程系统中节能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矿山取水和退水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