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关于加强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有关的制度也是不断更新变换,特别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更是日新月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管理需求,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转变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模式,落实财政部的各项最新政策,厘清本单位管理现状,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制定新的管理方法,才能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提高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因此,厘清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新制度新政策的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管理是国家赋予各级事业单位的一种权利体现,社会是发展的,作为管理者就应该用发展的思路,与时俱进地顺应新的经济形势,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手段为固定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纵观目前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随着国家新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单位也逐步加强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1 责任人管理机制不到位
目前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一种“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以笔者所在的县级事业单位为例,固定资产管理普遍没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或形同虚设,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都没有明确的人员,责任不清,没有制定严格的登记审批制度,使资产毁损、流失,甚至给个人占为己有提供了可能。
1.2 购置缺规划缺预算
没有预算或预算没有全员参与,造成各科室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申请采购,采购后不验收直接使用,使用后不上交财管部门,由使用部门或个人自己保管,各部门固定资产信息不传递,也不统一调剂使用,有些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其他部门使用再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极其低下。
1.3 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信息不可靠
固定资产在财务核算上仅仅反映了该资产的购买日期和价格,不计提折旧,就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和会计的核算功能相悖。用单一的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能动态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也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1.4 固定资产随意处置或不处置
固定资产少有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出售投资等环节的处理,没有做到不定期的盘点,期末盘点也只限于象征性地走过场,根本没有落实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实物在哪里,价值如何,由何人保管,造成单位账面上的固定资产自单位成立一直有增无减的现象,也有悖于固定资产使用价值呈下降趋势的这一客观现象。一些年老失修的固定资产没有根据国家政策办理注销和报废处理,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上数字虚大,固定资产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1.5 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认定模糊
根据相关规定,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好多事业单位为简化采购程序,把本为一体的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进行拆分,从而漏掉一部分固定资产的认定。而一些特殊行业的固定资产,如水利系统的水库、交通部门的公路等,按制度要求也达到了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但实务中并没有认定并核算,这样就不能提供固定资产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1.6 信息化管理薄弱
单位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仅限于财务账面上的记录,没有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系统,面对日益增多的资产数量,不依赖现代化的办公系统极易造成错误的情况,各部门信息无法传递,也易造成沟通不畅的现象,以上这些现状都造成国有固定资产的极大浪费。
2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影响
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于2019年正式施行新的会计科目,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引入坏账准备等减值概念,通过固定资产基金账户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充分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单位内部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彻底弄清账面上的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一个个捋清管理主体,为固定资产在新形势下的会计核算奠定基础。
新的会计制度,引进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说明中强化财务会计功能,这就要求会计部门要按照新的会计制度修订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重新制定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用新的工作思路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新的核算,科学编制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的具体情况,以确保固定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增值。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qikandaodu/2021/0407/1052.html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的俭德标准及其运用
下一篇:能源利用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