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南北沙参差异及使用建议
南沙参和北沙参临床应用较常见。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南沙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terpaphylla(thunb) fisch.或沙参Adenophorastrictamiq.的干燥根,而北沙参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干燥的根[1]。南沙参质地轻,其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根特别松泡似肺[2-3]。而北沙参的根特别沉重,因其产于北方沿海地区沙土,被称为北沙参。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肺热阴虚所致的燥咳、痰少、痰枯。北沙参长于补肺气,养胃阴,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引起的口渴、口燥、舌干等症,还可配伍其他中药,治疗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及肝部疾病、糖尿病、中耳炎等[4-6]。
笔者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实地调查以及咨询专家等研究方式,从历史、资源、疗效角度,对沙参进行本草考证,为沙参使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1 南北沙参药用历史沿革
1.1 南沙参药用历史考证 南沙参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7]《范子计然》云:“白沙参”[8]。《神农本草经》曰:“一名知母”[9]。《吴普本草》也以“白沙参”为名,并另新增6名:“苦心、志取、虎须、白参、识美、文虎”[10]。《名医别录》新增1名:“文希”[11]。《本草经集注》云:“此沙参并人参,是为五参,又有紫参、牡蒙,各是一物,非异名。”[12]《新修本草》云:“紫参、牡蒙,各是一物,非异名。”[13]紫参、牡蒙是新增的一个药。《本草纲目》以“沙参”为名,并另新增1名,曰:“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为羊婆奶。”[14]《得配本草》:“一名铃儿参”[15]。
1.2 北沙参药用历史考证 北沙参名称最早出现在1624年《本草汇言》:“用真北沙参作丸,或作膏。”[16]这与王健[17]、陆维承[18]、祝之友[19]的考证结果一致。
1.3 小结 通过沙参用药历史本草考证可以看出,南沙参最早出现在周代,1624年首次出现北沙参。与北沙参比较,南沙参用药历史更为悠久。
2 南北沙参资源分布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20-21],并咨询有关专家,发现作为南沙参的中药资源有18种,北沙参1种;南沙参、北沙参的药用植物及分布,见表1。
表1 南、北沙参的中药资源及分布中药中药资源占调查样品比例/%分布南沙参沙参17.8浙江、江苏、安徽、江西轮叶沙参4.2贵州、四川、浙江、江西、江苏、黑龙江杏叶沙参12.8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台湾、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四川无柄沙参13.7贵州、湖北、湖南、四川、黑龙江泡沙参5.9四川、陕西、浙江河南沙参8.2内蒙古、新疆、四川、河南、甘肃、陕西石沙参3.4河南、江苏华东杏叶沙参3.5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昆明沙参3.7云南天蓝沙参2.1云南云南沙参1.8云南川西沙参0.4四川川藏沙参0.2四川阔叶沙参5.9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长柱沙参2.1黑龙江、吉林、辽宁柳叶沙参2.2黑龙江、吉林、辽宁山沙参6.1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紫沙参6.0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北沙参珊瑚菜100山东、辽宁、河北、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台湾
2.1 南沙参药用品种比北沙参多 从药用植物种类来看,南沙参有18种而北沙参只有1种,说明南沙参的中药资源储备丰富,有多种替代品。
2.2 南沙参分布比北沙参广 从分布来看,南沙参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而北沙参只分布于8个省市,南沙参分布广,资源更为丰富。
3 南北沙参功效沿革
3.1 南沙参功效考证
3.1.1 解毒功效 《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血积,惊气”,治疗肺瘀血有效。《日华子本草》认为,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22]。《药品化义》认为,其“主治肠红下血久者;血积惊烦,心腹结热”[23]。《脉药联珠药性考》认为,其“味苦性凉,清胃泻火解毒”[24]。
3.1.2 止痛功效 《名医别录》认为,其“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疼,皮间邪热”。《药性论》认为,其“能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25]。《日华子本草》认为,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3.1.3 清肺热、补肺阴功效 《神农本草经》认为,其“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名医别录》认为,其治“皮间邪热”。《日华子》认为,其“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医学启源》认为,“肺热者用沙参,取其味甘也”[26]。《汤液本草》认为,其“味甘微苦,厥阴本经之药,又为脾经气分药。微苦补阴,甘则补阳。沙参性寒,补五脏之阴”[27]。《本草纲目》认为,“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本草品汇精要》认为,其“味苦,性微寒,泄。气薄味厚,阴也。主清肺热,除惊气”[28]。《药品化义》认为,其“属阴中有微阳,体轻色肉白色皮淡黄,气和,味微苦,性凉,能升能降,力清肺,性气与味俱轻,入肺肝二经。主治久嗽痰逆,鼻塞热壅,皮肤瘙痒,失血病久”。《本草经解》认为,其“气微寒,禀天初冬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29]。《脉药联珠药性考》认为,其“味苦性凉,止嗽宁肺”。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功效、主治为“润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黏、口燥咽干”[30]。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功效、主治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qikandaodu/2021/0416/1121.html
上一篇:辽宁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多样性调查
下一篇:湖南省黄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