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民办高校提高捐赠图书的影响度促进馆藏资源建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文献收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而捐赠图书因特殊性,大多都是个人长期收藏等作为馆藏纸本文献的有力补充。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最大的问题就是馆藏资源不足,结构不合理,因学校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支持,学校的自身建设和发展都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收入滚动发展。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图书价格也是逐年上涨,购书成本也随之增加,对于学校来说,每年的购买图书的经费也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推动图书捐赠的健康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民办高校接收捐赠图书主要来源于社会团体、本校师生、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期刊等各种文献资源。将捐赠图书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业务开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大图书捐赠活动影响力,有效补充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促进馆藏资源建设,使结构更加合理健康发展。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在近几年图书捐赠工作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在开展捐赠图书活动中的实践和经验为例进行探讨。
一、筹备工作
1.在图书馆一楼多功能研讨区设置图书交换专架,摆放学生捐赠的各类图书。学生捐赠的图书中大部分为教材、学习辅助资料,大多实用性比较强,选出副本量较大、图画严重不易纳入馆藏的图书放在“图书漂流区”可供需要的同学方便使用。
2.雕刻捐赠纪念章和捐赠图书馆藏章。捐赠纪念章上要预留有填写个人信息(捐赠人、专业、班级、姓名),在捐赠图书的后期使用过程中,让使用者知道这本图书的来源,并起到带动使用者也加入到捐赠图书的行列。纳入馆藏的捐赠图书在后期编目加工时加盖捐赠图书馆藏章,与本馆自购的图书进行有效的区分。
3.定好每一期活动的主题,制作捐赠活动的相关宣传资料,并在图书馆主页、微博、微信推送活动预告,与学校校广播站联系播放捐赠活动的相关信息,最大范围地扩大影响力。
4.捐赠留念品的发放,四月份读书月图书馆发放了“阅读护照”,今后的图书捐赠也纳入读书月的活动中,与阅读护照结合,捐赠者捐赠一定量的图书,可以领取一定量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量后,依据捐赠者的个人意愿发放捐赠证书或纪念品。
5.做好对捐赠者信息记录和感谢工作,建立完善的捐赠登记制度,如实地登记捐赠者信息,定期在图书馆主页进行公示,并以新闻的形式对捐赠者表示真诚感谢。
二、具体措施
读者协会或学校社团合作,举办“易书易友,图书交换”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积极参与,并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以此启发,图书馆可以和读者协会联手一起把图书捐赠和图书交换活动融为一体,联合举办“图书大集”。“图书大集”常年定期在学校开展,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每期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展开。在这个“大集”中融图书捐赠、图书交换、阅读分享为一体的文化盛宴。读者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读书交流和知识的分享,同时也把日常陈放在书橱中曾经喜欢的却不愿当作废纸卖掉的图书资料捐赠给学校,给这些蒙灰的“小伙伴”找到一个很好的归宿。如新生开学时,我们以“新生”为主体,主要开展图书交换、读书交流活动。另一方面,让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了解到学校还有一个接收捐赠图书的地方,并把捐赠图书的长远意义传达给他们。毕业生离校时,图书馆主要以接收图书捐赠为主,和全校各学院紧密联系起来,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把自己带不走的图书捐赠给母校,而不是按废旧纸本的价格卖出,调动全校的力量做好图书捐赠的同时,也给毕业生一个回报母校的机会。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联合全校各个学院把这个“大集市”分成若干个“小集市”,定期在各个学院展开活动。此次活动如果能够争取到各个学院对活动的支持,与学院达成良好的共识,在新生入校之初,就让热爱阅读的同学找到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对图书捐赠者的行为有了崇敬的心理,从而引导他们也加入图书交换分享的行列,最终在毕业离校前成为一名图书捐赠者,形成良性循环,使捐赠图书工作持续有效地发展。
三、分类入藏合理利用
1.单册入藏,对以个人名义捐赠的少量不能自成体系的图书,图书馆可以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精选后加以分类编目,分别在图书馆相应阅览室加以收藏(即将捐赠图书融入图书馆相应类别图书之中)。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qikandaodu/2021/0626/1632.html
上一篇:绿色施工在公共建筑被动房项目的实施
下一篇: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