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魅力永存的人文资源-古遗址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大家好,我们的阿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宁武关遗址 宁武关遗址,位于今宁武县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设立宁武
大家好,我们的阿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宁武关遗址
宁武关遗址,位于今宁武县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设立宁武屯,被视为宁武城的最初起源,位于今宁武城北十三里的黄花岭处。明代继续沿用为屯堡,宁武这一名称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宁武城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朝廷在宁化城设立宁化守御千户所。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山西巡抚都御史李侃上言:“宁武北临云、朔,西带偏、保,虏入要冲,请设关防守。”朝廷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批准了李侃的奏请,经过各种物料准备,宁武关城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正式肇建,宁武正式设关。这一-肇建的宁武城被称为“子城”。
全景图
城墙局部
城门局部
于成化丁亥三月始事,至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最终竣工,周长四里,城墙高三丈多,四面建有女墙,开东西南三门,东门曰“仁胜”,西门曰“人和",南门曰"迎熏”,只有东门作为前翼有瓮城。子城内设有守备署(守帅厅)、巡抚行署(藩皋行有守备署子城内没有仓库、草场、庐舍等军事设施,驻守兵丁四千人,署)、驿站、, 其中骑兵有千多人。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三月,朝廷在宁武关设立宁武守御干户所。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宁武子城进行了第一次扩建,从周四里的子城扩建为周七里的新城,以符合宁武千户所的形制。宁武子城的扩建始于弘治戊午(公元1498年)八月,竣工于弘治王戌(公元1502年)七月前后历经四年,除了城墙扩展至周七里,还建了新的军事建筑鼓楼,作为千户所城的中心建筑。
北关鼓楼
以鼓楼为中心,四周还建了头百户至九百户等,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右都御使文登丛敦促三关兵备副使张凤翊在西山岗营建宁文堡,与宁武形成掎角之势。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宁武城成为山西镇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总兵镇守宁武: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设宁武兵备道,宁武成为了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全面担负起偏头、雁门、宁武三关联守的职责,成为内长城防御的核心。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山西巡抚给宁武的城墙包上砖石,全面提升了宁武城的防御能力。万历甲午年(公元1584年)在华盖山顶修建护城墩。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宁武兵备郭光复将宁文堡、东西关城墙包砖石。宁武城于成化年间建城为关,经过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朝的持续性营建,最终形成军镇的基本格局,并一直延续至崇祯末年。
钟鼓楼
北城墙遗址
铁 釜
铁 炮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末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兵从陕西入京途中,在宁武关受阻。当时的三关总兵周遇吉救援忻州、代县,兵败后收拾残部固守宁武关。20 余万农民军浩浩荡荡兵临关城,将古城紧紧包围,周遇吉指挥数千兵顽强守城,经过四天四夜激战,农民军以火炮轰毁城垣,从东关城门处杀入城内,周遇吉所部全军覆没,周负伤被俘不降而死。李自成的起义军夺取了宁武关,为兴师进京开辟了道路。1986 年,宁武关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坝门口古墙遗址
坝门口古墙遗址,位于宁武县化北屯乡坝里村与坝门口村之间。古墙建筑年代不详,现存遗迹有三段,总长约50米,残墙高约4米多,被河流和公路切为三截,南段至南山坡,北端至北山崖,能看到垒石和土墙,古墙由黄土杂石混筑,砂石砌表,风化严重,疑为当年屯兵成守所筑。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zonghexinwen/2021/022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