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两弹城”面目全非!红色资源岂能想拆就拆
门窗被毁、面目全非——近日,四川绵阳梓潼县“两弹城”旧址院部大楼被破坏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据报道,涉事旅游开发企业在未申报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动工,当地县政府下发“停工通知书”后其依然不管不顾,直至绵阳市、梓潼县两级政府和九院都出面,才表示愿意整改。
“想拆就拆、想破坏就破坏,对得起九院的老一辈先烈吗?”一位当地人的疾呼,道出了不少人的愤懑。梓潼“两弹城”建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1970至1984的14年间,邓稼先和王淦昌、于敏、朱光亚等一大批科学家曾在这隐姓埋名刻苦钻研,许多珍贵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这里酝酿、诞生。可以说,这里记录着国防军工技术发展的峥嵘岁月,见证着老一辈建设者无私忘我、奉献祖国的拳拳之心。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它被掏空得只剩下空架子,有的还被改造成了“酒店”,着实令人气愤。
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然而这些年来,其开发和保护却屡屡曝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地方明明是资源富矿,却“抱着水缸喊渴”,不知如何开发,要么照搬照抄,解说、布展毫无地方特色,要么干脆任其自生自灭、破败萧条。有的呢,又如“两弹城”所遭遇的一般,被乱开发、滥开发。一些地方和企业,简单将之当成了普通的“物业”,开酒店、做商业、搞出租……全然无视老建筑背后的底蕴内涵。个别极端者,甚至把它当成了纯粹的牟利工具,怎么赚钱怎么来。此前就有某地红色旅游区上演什么“鬼子进村”,庸俗至极。
守好红色资源,不能任谁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对此,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文物局编制《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发布《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等等,都为管理开发红色资源提供了一定遵循。但必须承认,相对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以“两弹城”为例,之所以陷入眼下的困境,除了个别企业的逐利冲动,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范围不足、权属不明、管理分散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厘清相关主体的责任,划清开发保护的边界,明确违法违规的代价,才能让文物保护更加有序有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科学保护、用心呵护每一处红色遗址,这些“跨越时空的种子”,不仅将联结起我们的精神归宿、初心原点,更是激励一代代人再出发、向前行的精神动力。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zonghexinwen/2021/032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