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优质资源“沉下去”“健康红利”多起来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针对县城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乡镇卫生院床位闲置、技术薄弱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宁都县深化了解群众卫生健康需求,让更多资金、人才、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建设了全县医疗信息化影像中心、心电系统共享信息系统平台,在全县各中心片区卫生院设置血透室,为乡镇配齐配强常规性诊疗设备,推进小手术往基层医疗机构下沉,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宁都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医生正在对乡镇基层卫生院传输的影像资料分析诊断
青塘镇卫生院医生在为群众诊治
□本报记者唐 燕/文 通讯员赖小荣/图
着力实施共享医疗建设
6月3日,家住宁都县大沽乡大沽村的村民肖志文不慎左手腕受伤。当天,他原本打算在乡镇卫生院简单包扎下,再赶往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乡卫生院医生钟英涛提醒他说:“现在,乡镇卫生院就能拍片了。影像通过全县区域影像诊断系统上传至县人民医院,县级医生很快就会给出诊断结果,有了确切的诊断结果,这种常见疾病在卫生院就能处理。”
县人民医院远在60公里之外,单开车到医院就得个把小时,再加上挂号、排队的时间,全程下来得花大半天时间。权衡之下,肖志文果断选择在大沽乡卫生院就医。
宁都县是赣州面积第一大县,辖24个乡镇,总人口约85万。过去,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和诊断水平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给基层患者就医带来了不便,也造成了县级医院诊断科室排长队的现象。近年来,宁都县着力实施共享医疗建设,全面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与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帮扶协议,从设备、技术等多层面与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今年3月、5月,宁都县区域性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相继启用。两大中心以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和心电图室为依托,联合各乡镇卫生院构建起医疗共享诊断平台。“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拍片或者做心电图检查,信息将实时传输至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并由县人民医院医生进行诊断,诊断质量和诊断效率显著提高。”县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温小良说。
截至目前,宁都县区域性影像诊断中心协助乡镇卫生院诊断1000余例,心电诊断中心协助乡镇卫生院诊断100余例。通过实施共享医疗建设,宁都实现了县、乡诊疗信息互通,既有效解决了乡镇卫生院人才不足的问题,又方便了患者就医,达到了让群众“少跑腿”就能看好病的效果。
拓宽基层卫生服务半径
宁都县在乡镇居住需要长期血透的尿毒症患者,需要每周乘车到县城治疗,既增加了患者治疗成本,又平添了舟车劳顿之苦。
青塘镇谢村村民谢余生就是其一。患病7年来,谢余生每周两次前往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他戏言,“不是在血透,就是在去血透的路上。”各种恶劣的天气都可能导致治疗中断,病情加重。
为满足尿毒症患者的血透治疗需求,今年3月,宁都县投资450余万元建设的青塘、黄陂、固厚3个乡镇卫生院血透室投入使用。加上原先已建的长胜、洛口2个乡镇卫生院血透室,全县中心片区实现了血透室全覆盖。截至目前,在乡镇血透室长期治疗的人数达64人。“家门口就有血透室,还能享受卫生院细致的服务,真是患者的福音。”6月9日,在青塘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血透治疗的谢余立如是点赞。
“患者的认可就是对医生最好的鼓励。”黄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朱国生坦言,随着基层医疗能力提升,越来越多患者愿意留在基层就诊。
今年初,宁都县为17个乡镇卫生院新配置DR光机,为9个乡镇卫生院购置了彩超,为14个卫生院购置或更新了全自动生化仪等常规性诊疗设备,基本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大中型设备全覆盖,改变了以前大部分卫生院没有大型设备以及缺乏常规性诊断设备的落后局面。同时,为达成群众小手术不用进城的心愿,宁都县设立了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进行统一消毒和管理,为更多乡镇卫生院恢复手术业务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黄陂、长胜、赖村、洛口等4家乡镇卫生院逐步恢复了手术业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救治,有效提升了群众就医满意度。
强化医疗人才队伍支撑
有了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还得有群众信得过的大夫。事实上,宁都县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面临人才不愿意来、来了留不住的“两难”局面。
文章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网址: http://www.zyjyyhb.cn/zonghexinwen/2021/0616/1550.html